江西长征公园:赓续红色血脉 开创美好生活
贡江畔,机器轰鸣,戴着红色安全帽的工人往来穿梭。这里是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87年前,中央红军在此集结出发,踏上浴血征程。如今,一座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正加紧建设。 听说培训基地首栋楼封顶,特意来看看。于都县文广新旅局局长谢芸华对项目党支部书记陈兵说。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于都段)总投资约28亿元,包含红色文化展览基地、红色文化培训基地及红军长征步道等工程。 扩建展览馆,建培训基地,桩桩件件都迫在眉睫。
作者:王 丹编辑:人民网-人民日报日期:2021-07-21励志故事:收废品的油画家——“上热搜后,烦得要死”
6月中旬,陋室画家位光明走红网络。他49岁,过去十几年,一直蜗居于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东堰村的出租屋,靠卖废品为生。 大概是在五六年前,他开始画油画,不收废品的夜晚或清晨,他就坐在这间出租屋里,画大海、密林、东北雪乡与河边小道。 他的画架上,还写有饿死不低头,饿死不偷盗,饿死不乞讨。 走红之后,他的故事被视为现实版陋室铭。他最喜欢的画家,广州美术学院的郭润文教授与他连线,表示他们有对美的平等的仰望
作者:聂洱编辑:最人物日期:2021-07-212021年度社区服务创新及社区物业转型发展交流会召开
7月10日,由中国社区发展协会主办,山西省民政厅、太原市民政局协办,太原市社区工作服务中心、花样年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愿景明德(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支持的社区服务创新及社区物业转型发展交流会在龙城太原召开。
日期:2021-07-21郎朗携百余名少年儿童琴动家乡沈阳
7月19日,郎朗携百余名少年儿童在家乡沈阳演奏歌曲《沈水之阳》。 一条河流经岁月的过往,一座城在记忆里面拉长,浑河岸边琴声悠扬,在你的柔情里我把梦荡漾7月19日,国际知名钢琴艺术家郎朗回到家乡沈阳,携沈阳榜样少年艺术团的百余名少年儿童演奏沈阳城市宣传歌曲《沈水之阳》,为家乡打call。 郎朗说,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让更多的孩子爱家乡,爱音乐,以后能走向更大的舞台。 7月19日,郎朗携百余名少年儿童
作者:李晛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7-20河北张家口举办迎冬奥倒计时200天活动
7月18日,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等在活动中向观众致意。 7月18日,小演员在活动中表演。 7月18日,演员在活动中表演。 7月18日,演员在活动中表演。 7月18日,演员在活动中表演。 当日,共迎未来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迎冬奥倒计时200天活动在张家口举行。
作者:金皓原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7-20多彩文化绘就新疆美丽画卷
在新疆霍城县芦草沟镇四宫村,游客在薰衣草田里游玩(6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在新疆哈密市伊州区五堡镇一家刺绣合作社内,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设计师卡德尔热合曼(右三)在培训现场给绣娘指导刺绣技艺(3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在新疆哈密市伊州区文化馆回城乡分馆,绣娘哈力且木吐尔拜(右)带着小孙女迪丽吾孜艾力江在培训现场学习刺绣技艺(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在新疆
编辑:人民图片网日期:2021-07-20跟着大象看非遗 | 吉“象”绣进新生活 非遗焕发新生机
明星象群一路行走,一直吸引着大家的目光。目前,一场 跟着大象看非遗艺术展正在云南昆明彩云里艺术馆举行。非遗传承人和手工艺人把古老的民族刺绣技艺与象群相结合,将寓意吉祥的象元素留在绣布上。现场情况怎么样?我们马上连线总台央视记者蒋树林。 蒋树林介绍,大象遇见非遗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可以通过两幅图和一个场景给大家揭秘。第一幅图大家很熟悉,但是它是用刺绣完成的;第二幅图是绣娘一针一线绘就的象群行进
编辑:央视网日期:2021-07-19厦门:扎实开展文化遗产保护 推动城市文脉永续传承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7月16日在福州开幕。福建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再次进入世界视野。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在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的厦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一直在进行。近年来,厦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紧抓文物修缮,为文化遗产保护夯实家底;以科学创新的思维
作者:郭睿编辑:厦门日报日期:2021-07-19河北隆尧:非遗京绣绣出增收致富路
7月18日,隆尧县北楼乡一家服装企业,工作人员在绣制京绣产品。 7月18日,在隆尧县北楼乡一家服装企业,工作人员在绣制团扇。 7月18日,在隆尧县北楼乡一家服装企业,工作人员在查看京绣披肩成品品质。 7月18日,在隆尧县北楼乡一家服装企业,工作人员在试穿京绣披肩。 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大力推进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当地企业引进京绣等传统技艺,发展旗袍、手工刺绣等非遗文化产品,并免费为当
作者:骆学峰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7-192021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开幕
7月16日,演员在旅游节开幕式现场表演。 7月16日,演员在旅游节开幕式上表演赛马。 7月16日,演员在旅游节开幕式上进行驯马表演。 当日,2021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西域赛马场开幕,开幕式上举行了世界名马展示、民俗文艺演出等活动。
作者:张啸诚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7-19甘肃玛曲:夏日的草原“流行乐”
格萨尔弹唱艺人在玛曲草原上弹唱格萨尔(7月14日摄)。 格萨尔弹唱艺人带着乐器走在玛曲草原上(7月14日摄)。 格萨尔弹唱艺人尕藏扎西(中)和同伴在玛曲草原上弹唱格萨尔(7月14日摄)。 格萨尔弹唱艺人旦知吉(左)在玛曲草原上弹唱格萨尔(7月14日摄)。 盛夏季节,在海拔3000多米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草原上,格萨尔弹唱艺人们背着乐器,相约草原深处,用弹唱的方式诉说着格萨尔王的英雄
作者:杜哲宇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7-16陕西榆林:山峁峁上重拾被遗忘的时光
7月15日,几名小朋友在慢拾光小站的泥塑室学习泥塑制作。 7月15日,一名当地村民在慢拾光小站前取水。 7月15日,游人在慢拾光小站的绘本馆读书。 在陕西省榆林市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景区,有一处利用废弃校园改造的慢拾光小站,设有书咖室、绘本馆、烘培室、泥塑室、山舍等服务,游人可以在这里畅游书海、煮酒品茶,重拾被遗忘的时光。
作者:陶明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7-16江苏宿迁:以文化人打通文明实践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
作为全省首批、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近年来紧扣新时代文明实践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定位,大力实施力量汇聚在一线、需求征集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等五个一线工作法,通过突出思想引领、融合创新,坚持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着力打通文明实践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 文明城市。图片来源:宿迁文明网 做精宣传宣讲,小乡音讲出了大道理 紧扣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
编辑:宿迁文明网日期:2021-07-16北京海淀:“红色阅读盛宴”专区为读者打造红色书房
市民正在红色经典书籍专区浏览书目。 党旗、党徽、红五星热烈喜庆的红色元素与创新的书花设计别具匠心,形成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造型,营造出应景的阅读氛围。日前,在北京市海淀区各大书店及社区书店,书店醒目位置都设立了红色阅读盛宴专区,引领读者们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岁月。 红色书籍关注度持续上升 走进中关村图书大厦,一进大门,设置在大厦一层的红色经典书籍专区格外醒目,这其中包含《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作者:吴玥萱编辑:中国文明网日期:2021-07-16甘肃庄浪繁衍文化“根”和“魂”: 让非遗不被遗忘
每年端午节,在庄浪县文化广场内展销的马尾荷包。 分格、引线、绕圈、打结在甘肃平凉市庄浪县朱店镇东街村马尾荷包传习所,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尾荷包传承人陈换香,向南开大学暑期实践团学生王馨一招一式地演示马尾荷包网罩的编织工艺。 庄浪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该县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5类500多项,包括民间杂技、民间手工艺、传统戏剧等种类。其中,庄浪高抬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马尾荷包、南湖
作者:魏建军 李顺民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7-15贵州剑河:欢度“六月六”
这是7月15日在剑河县拍摄的六月六水龙巡游活动现场(无人机照片)。 这是7月15日在剑河县拍摄的六月六水龙巡游活动现场(无人机照片)。 这是7月15日在剑河县拍摄的六月六水龙巡游活动现场。 这是7月15日在剑河县拍摄的六月六水龙巡游活动现场。 当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迎来传统节日六月六,各族群众载歌载舞,参加水龙巡游、红歌赛、民族歌舞表演等活动,欢度节日。
作者:杨楹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7-15第31届香港书展聚焦“心灵励志”
香港书展现场(7月14日摄)。 香港书展展出的书籍(7月14日摄)。 香港书展展出的书籍(7月14日摄)。 香港书展现场(7月14日摄)。 第31届香港书展7月14日在香港会展中心开幕,延期一年的书展沿用心灵励志为年度主题,鼓励市民阅读相关作品,培养正面生活态度,在疫情之下打造一片心灵绿洲。
作者:吴晓初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7-15“土味画”传播“廉能量” 全国廉政农民画作品展在江苏射阳开展
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振礼点评入展作品。 7月13日,2021全国廉政农民画优秀作品展在江苏省射阳县拉开帷幕,来自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民画创作者的299幅廉政题材农民画作品惊艳亮相。 农民画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扎根乡村、传承民俗、生动形象、雅俗共赏等特点。 此次农民画作品展以手绘廉政农民画,阔步小康新时代为主题,由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中共盐城市纪委、盐城市文广旅局、
作者:顾名筛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7-14河北农民痴迷小提琴制作37年 把木头做成有“生命”的乐器
崔法晨在家中辟出一间工作室专门用来制作小提琴。 小提琴的音质好与赖,一是看木材纹理,另一个看它的密度,这与音质好坏有很大关系。7月13日,河北临城县西渎村村民崔法晨正在自家庭院内为刚制作好的小提琴调音。 今年62岁的崔法晨自幼喜爱演奏乐器,并迷上乐器制作。1984年的一天,我从收音机里听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当时就被悠扬悦耳的琴声吸引了,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小提琴。于是,崔法晨暗下决心,要制作一把小
作者:张鹏翔 刘一鸣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7-14故宫出版社出版新书《云裳华仪》 展现京绣技艺及中式传统服装之美
7月13日,观众在发布会现场观赏清代传统服装等藏品。 7月13日,嘉宾在发布会现场观赏清代传统服装等藏品。 7月13日,与会嘉宾共同出席故宫出版社新书《云裳华仪》发布会。 7月13日,新书《云裳华仪》作者毕红在发布会现场为读者签名。 7月13日,艺术设计家、教育家常沙娜(左)在活动现场致辞。 7月13日,故宫出版社新书发布会暨传统衣韵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 当日,故宫出版社新书发布会暨传统
作者:张玉薇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