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5月25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南邮情暖乳山红,共绘乡村振兴图 |“红脉智邮·振兴乳山”志愿服务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红脉智邮·振兴乳山”志愿服务团于2024年的7月7日-7月14日走进乳山市,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以青春献祖国,服务进乡村为指导思想,团队成员们不仅走进生态自然,探访了自然风光旖旎的稗子刘家村茶田;还缅怀革命历史、学习红色文化,参观了革命底蕴丰厚的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与胶东特委纪念馆,探访了诞生“三花”精神的冯德英故居;此外还深入走访社区,感受乡村振兴下老旧小区的改造变化;最后团队积极传播知识种子,志愿在乳山市图书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课程,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火车站前团队合照

为更具体地了解在红色文化助力帮助下乳山乡村振兴,文化发展的情况,“红脉智邮·振兴乳山”志愿服务团来到了冯家镇人民政府与农发行乳山支行。在乳山茶厂,他们采访茶民与新茶民代表,了解农业发展变化与红色文化的助力;他们参观茶场的各个领域,实地见证着农业发展新气象;他们体验传统农活,亲身感受着农业诠之为何。在冯家镇人民政府,与团委书记,聊经验,聊发展,聊感受,聊红色文化,深刻感受到乳山人民的巨大动力和红色精神的指引。

与冯家镇人民政府和农发行乳山支行负责人商讨活动事项

走近自然,体验茶园文化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所言:“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为了更深刻地领略自然之美与茶文化的韵味,“红脉智邮,振兴乳山”志愿服务团踏上了前往风光旖旎的稗子刘家村茶田的旅程。在茶农的悉心引导下,他们亲自动手,于翠绿的茶垄间采摘鲜嫩的茶叶,亲身体验了从绿意盎然的茶园到茶香四溢的茶厂这一神奇转变的全过程。“乳山茶园遵循‘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原则,即采摘时只选取茶树顶端最嫩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这种采摘方式能够确保茶叶的嫩度和口感,同时也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恢复。”  实地学习中,青年志愿者们深切感悟到,每一缕袅袅升起的茶香之中,都蕴含着茶农们辛勤耕耘的汗水与世代传承的智慧结晶。

团队成员与当地茶农交流并学习

茶,是土地与手掌的温度;愿,是心灵与行动的热忱;路,是希望与传承的旅程。志愿服务团同时也与乳山市帽山茶叶加工厂交流学习,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参观了茶叶加工车间,亲眼目睹了从鲜叶到成品茶叶的完整加工过程。从杀青、揉捻到干燥、筛选,每一步工序都严格遵循传统工艺,确保了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同学们为茶厂制作宣传视频,结合抖音、微信等平台为乳山茶园做宣传。深入地了解了乳山茶叶的产业发展现状和茶农的经济收益情况,亲眼见到茶农们忍受夏日的炎热和条件的艰苦仍在为着生计忙碌着,让队员们更加体会到劳动的光荣意义与坚持不易,理解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

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伟大的精神是前进的动力。为了让“马石山十勇士”精神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更加熠熠生辉,实践团成员们毅然前往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与巍峨的纪念塔,通过一系列深入细致的调研、学习与采访活动,多维度、全方位地挖掘和传承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庄严的纪念碑前,他们肃立鞠躬,静默沉思向长眠于此的英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缅怀,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更是对英烈遗志的承继与发扬。随后,实践团一行又转战胶东特委纪念馆和冯德英故居。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之旅。在纪念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生动再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和革命先辈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纪念馆前合照

马石山馆内参观

胶东特委馆内讲解

“迎春花,迎太阳;迎来救星共产党;穷人翻身干革命;流血牺牲里应当”在冯德英故居,志愿者们通过参观学习,了解了这位著名作家的成长历程和文学创作背后的故事,深刻体会到了文学与革命精神的紧密结合。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探访冯德英故居并感悟“三花”精神

走进基层,深入群众需求

扎根沃土,才能汲取养分;立足基层,方能了解真需。在农发行乳山支行副行长的陪同下,团队成员参观了已经改造完成的老旧小区,并了解了该小区的改造历程。团队成员积极向副行长提问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深刻认识了农发行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也坚定了他们投身社会,为民服务的信心与决心。

了解小区改造史并与当地住民合照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参与其中的青年志愿者而言,是一次深刻而难忘的经历。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不仅跨越了地理的界限,更走进了村民们的心灵深处,建立起了跨越年龄与身份的深厚情谊。实践团成员走访居民,与独居老人交流,传递爱与温暖,宣传绿色环保知识,科普反诈、智能手机用法等,关爱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走访中与抗战老兵的交流中,志愿者们更是满怀敬意地聆听了老人们讲述的英勇故事。深刻感受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中先辈们的艰辛与牺牲,更让他们对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知识传递,点亮希望之光

“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美好的生活属于你们,美丽的中国梦属于你们。”“红脉智邮,振兴乳山”志愿服务团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了乳山市图书馆。结合自身专业优势,精心准备了多门趣味横生的课程,包括环境保护、科技兴国知识、读书分享会等,吸引了众多当地青少年参与。志愿者们耐心讲解,与孩子们互动交流,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科技知识的浓厚兴趣。这一系列课程,不仅是知识的桥梁,更是心灵的纽带,它们连接着城乡,也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共同绘制出一幅教育公平与发展的美好图景。

实践团与当地学生合照

结语

南京邮电大学“红脉智邮,振兴乳山”志愿服务团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仅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也为推动乡村振兴、传承红色文化、促进教育公平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承初心,以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和不懈的努力书写更多青春华章,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更多青年智慧与力量。在这条充满希望与挑战的路上,他们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力,就一定能够迎来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明天。他们志愿的脚步坚定而深远,他们仍在路上。(红脉智邮·振兴乳山)

上一篇:云川逐梦,文旅推广
下一篇:南师大食药安全进万家科普团深入社区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