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山水梦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课堂搬到工程一线,在宜昌西北口水库大坝之上,聆听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坝上实践课”。西北口水库管理处副主任张亮作为主讲人,以宏伟工程为教材,为资环学子们上了一堂融合专业知识与国情认知的生动一课。
上午时分,烈日当空,碧波万顷的西北口水库堤坝上,实践团队成员们精神饱满。张亮副主任立足坝顶,结合眼前壮观的工程实体与库区生态环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水库的核心功能——防洪调度、水资源优化配置、供水保障以及在水土保持、水生态修复中的关键作用。他特别强调了现代化水库管理在保障区域水安全、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平衡中的重要地位。
“站在几十米高的大坝上,亲身感受工程的宏伟与精密,聆听工程师的实战讲解,那种震撼和领悟是课堂上无法比拟的。”安全工程专业学生赵航在课后感慨道,“张主任的讲解让我深刻理解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含义,更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未来安全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守护好每一片水域。”
西北口水库管理处副主任张亮正在为团队成员讲解水坝功能
此次“坝上课堂”是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的一次积极探索。学院旨在通过将课堂延伸到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现场,打破传统工科教学的藩篱,让青年学子在真实的国家水网建设前沿,直观感受科技力量,深刻理解专业知识的应用价值和国家战略需求,从而激发其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水安全的责任感和内生动力。
“把课堂搬到工程一线,就是要让同学们在‘国之重器’面前,读懂专业、读懂国情、读懂责任。”学院书记向爱盟表示,“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不仅深化了专业认知,更是在青年学子心中厚植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报国情怀。‘坝上课堂’是我们探索‘实践育人、专业报国’新路径的重要实践。”(通讯员 代兴奇)
团队成员与西北口水库管理处副主任张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