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28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福建农林大学实践队:探访红色遗迹 传承革命精神

7月20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农旅焕新,育苗筑梦”实践队的14名队员走进泉州市安溪县蓬莱镇,先后探访青云楼、登山村关帝庙、登虎榜傅氏祠堂等红色遗迹,在实地调研中追溯革命历史,感悟先辈精神,让红色记忆在行走中愈发清晰。

实践队的第一站来到蓬莱镇温泉村青云楼。这座承载着革命记忆的建筑,墙上的图文资料详细记录了青云楼事件的历史全貌。队员们驻足凝视,认真研读对安南永德苏区的形成脉络有了清晰认识。泛黄的文字与珍贵的图片,将大家的思绪带回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仰、奋勇斗争的精神。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认真研读青云楼图文资料。吴一虹 供图。

了解了青云楼的历史后,实践队一行前往蓬莱镇登山村关帝庙。这座始建于民国时期的庙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的重要活动据点。庙宇正厅墙壁上,一副“瘴气乌烟染世界,热血扫平净光明”的对联格外醒目。队员们纷纷驻足品读,这副由红二支队队长陈凤伍亲笔题写的对联,笔力遒劲、意境深远,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先辈扫灭反动势力、追求光明未来的豪情壮志。

据史料记载,1932年4月,漳州游击队军事干部陈凤伍奉中共厦门中心市委之命,到安溪组建闽南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并担任队长。此后,红二支队以登山关帝庙为战略据点,先后袭击国民党金谷公路局、蓬莱田亩局、蓬莱区公所和上智民军炮楼,沉重打击了地方反动势力,极大鼓舞了边区人民的革命斗志。队员们在对联前久久伫立,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面对强敌时的无畏勇气。

最后一站,实践队来到登虎榜傅氏祠堂。这座由登虎榜始祖陈真公在民国正统年间建造的祠堂,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地处安溪东部、山高林密的登虎榜,是安南永德红色苏区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和红二支队领导人的常住地。作为安溪县蓬莱镇登山村的重要历史遗迹,这里主要见证了官桥区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及傅有智等革命者的斗争事迹。

1933年8月24日,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在此召开有一千多人参加的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布成立官桥区革命委员会,区苏维埃政府机关就设在这座祠堂内。这是安南永德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傅顺良的主持下,全体村民、海外华侨与社会各界踊跃赞助集资,对傅氏祠堂及附属设施进行了维修保护,使其至今保存完好。队员们参观了祠堂的主体建筑与附属设施,细致了解维修保护历程,对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文物保护意识深感敬佩。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登虎榜傅氏祠堂前合照。吴一虹 供图。

此次红色遗迹探访之旅,让实践队队员们深刻感悟到革命先辈的崇高信仰与使命担当。队员们表示,将把在红色遗迹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学习和实践的动力,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讯员:吴钰彤、吴一虹)

上一篇:广工青年突击队跨粤闽取经,解码潮州市博物馆“破圈”密码
下一篇:福建农林大学实践队探寻安溪红色遗址 传承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