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05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古厝薪火实践队赴泉州蔡氏古民居开展实践活动,探寻历史价值与保护之道

2025年7月11日,古厝薪火实践队冒雨前往泉州蔡氏古民居,开展以聚焦古厝历史价值与保护现状为核心的实践活动。

团队成员合影

这座由旅菲侨胞蔡资深父子在清朝时期建造的古建筑群,被誉为“闽南建筑大观园”。其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闽南“五间张”“三进式”格局,同时融入了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工艺及西方元素,展现出独特的建筑魅力与文化底蕴。

细雨浸润下的古厝更显韵味。队员们踏上被雨水冲刷得发亮的青石板,在天井回廊间穿行。有人驻足细观红砖墙上镶嵌的南洋贝壳装饰,有人抬头仰望“燕尾脊”上的精巧石雕,还有人轻推吱呀作响的木门,切身感受历史的厚重。在“四水归堂”的天井下,大家凝神观察,深刻体会着古建筑的布局智慧与岁月沉淀的韵味。

团队成员参观泉州蔡氏古民居

作为侨乡文化的“活化石”,蔡氏古民居承载着侨胞下南洋奋斗以及反哺桑梓的家国情怀。当队员们了解到南安市正投入3000万元,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对其进行大规模修缮后,深受触动。实践队由此认识到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并发出呼吁:参观时要心怀敬畏,做到不乱摸乱画、不乱丢垃圾;积极利用新媒体传播古厝价值;参与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守护这份珍贵的闽南历史文化记忆。队员们也因此深刻认识到保护古厝的紧迫性与自身肩负的责任感。

7月12日,队员们紧随讲解员的步伐进入展厅参观,真切体会到“听一席话,穿千年烟云”的内涵。讲解员对家谱的解读,瞬间激活了沉睡的“厝”魂,“商行四海”的帆影仿佛在眼前鼓荡,“敦亲睦邻”的温情如暖流浸润心田。这其中蕴含着“耕读传家”的坚守、“敢拼会赢”的胆魄,更是闽都文化最深沉有力的脉动。队员们屏息凝神,在他们眼中,“厝”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屋宇,更是承载乡愁、凝聚血脉、见证兴衰的不朽丰碑。梁架上的榫卯结构诉说着匠人的智慧与“厝”的坚韧;褪色的楹联、模糊的壁画里,潜藏着耕读传家的古训与商贾云集的繁华记忆。队员们不仅用眼丈量飞檐斗拱的尺度之美,更用心体悟这“凝固历史”中流淌的文化基因,力求在发展的浪潮中,为古村守护住那份不可复制的“原真性”。

团队聆听讲解员介绍

此次实践活动是一堂知行合一的实践大课,队员们意识到守护是古厝的根基,创新是文化的活水,传承是发展的使命。他们将把在梁厝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转化为专业学习的动力与投身文化建设的行动,以青年之智、青年之力,为古老村落注入时代新生力量。让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梁厝星火”,在守护与创新中生生不息,照亮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的壮阔征程。

当蔡氏古民居的雨滴落入梁厝天井,仿佛能听见闽山闽水的文化回响——红砖是漂洋过海的乡愁,梁木是扎根大地的脊梁!为深化此次行动的意义,实践队员制作并发放了有关古厝文化的调查问卷。这场从闽南雨巷到闽江古村的奔赴,让青年学子深刻读懂:真正的传承,是让红砖的温热融入梁木的坚韧,在新时代的春风里,长成支撑文化自信的参天巨树。

上一篇:金堂县一医院与金龙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启动仪式暨联合义诊活动顺利举行
下一篇:丝路花儿传雅韵 青稞酒香迎盛会